【www.0477edu.com--知识百科】
你知道冬至九九歌吗?它又是怎么来的?有什么含义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冬至九九歌的一些知识,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。
冬至九九歌的由来
“数九”又称“冬九九”,是中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。“数九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“冬至”的次日开始。“数九”习俗起源于何时,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。不过,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。梁代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中就写道:“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,为寒尽。”数九寒天,就是从冬至算起,每九天算一“九”,一直数到“九九”八十一天,“九尽桃花开”,天气就暖和了。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“九九消寒歌”,俗称“九九歌”,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、物候变化情况,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。广泛流传的“九九消寒歌”说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看杨柳,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
俗谚有“头九暖,九九寒”,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,则跟着来的整个冬 天都会特别冷。故说“第一莫贪头九暖,连绵雨雪到冬残”。《燕京岁时记》中说:“冬至三九则冰坚。”意思是,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。《京房易占》说:“冬至之后,三十日极寒。”,“冬至后第三戌,为腊月最冷者。”后来,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,但是事实上,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。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,寒暖变化大,一下暴冷,身体不太适应,显得格外寒冷,而到四九,虽然温度比三九低,但温差变化小,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。自冬至起,三四九刚好在二十四节气的大寒附近。
冬至九九歌的含义
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,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。九,为“至阳”之数,也称老阳,九又是至大之数,“至阳之数”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,累至九次已到了头,意味着寒去暖来,“春已深矣”了。
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,人们凭着长期的经验进行了形象记录和概括,编成谣谚,流传于民间口头,称作“九九歌”。因为中国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,各地气候冷暖变化不一样,所以各地的“九九歌”的内容也不一样。如北方的“九九歌”说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;三九四九冰上走;五九六九,沿河看柳;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;九九八十一,家里做饭地里吃。”(枣强县)“五九半,凌消散。春打六九头,七九六十三,路上行人把衣担。八九不犁地,不过三五日,九尽杨花开。”(新河县)“春打六九头,卖了皮袄买个牛。”(晋县)“一九二九,相唤不出手。三九二十七,篱头吹觱篥。四九三十六,夜眠如露宿。五九四十五,家家推盐虎。六九五十四,口中哂暖气。七九六十三,行人把衣担(单)。八九七十二,猫狗寻阴地。九九八十一,穷汉受罪毕。”(《荆楚岁时记》)湖南的“九九歌”说:“冬至是头九,两手藏袖口;二九一十八,口中似吃辣椒;三九二十七,见火亲如蜜;四九三十六,关住房门把炉守;五九四十五,开门寻暖处。六九五十四,杨柳树上发青绦;七九六十三,行人脱衣衫;八九七十二,柳絮满地飞;九九八十一,穿起蓑衣戴斗笠。”地在坝下的蔚县则说:“一九二九,哑门(形容张嘴)叫狗(形容打嗝儿);三九四九,冻破碌碡;五九六九,开门大走;七九河开河不开,八九雁来雁准来;九九河重冻,米面撑破翁。”
冬至日后养生4法则
一、了解自己的体质,对症下药
进补是有讲究的,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补。现代人普遍都已经营养足够,应该要了解自己的体质与身体状况,再对症进补。
炖煮时,不妨以素菜代替肉类,或者将肉类先去油去皮再食用;而体质燥热的人、有慢性、心血管疾病的人、肠胃不好的老人小孩,进补前最好请教医生。
二、药补不如食补,不可重药物轻饮食
食物进补的效果较好,而且不会有偏性。食物的性质较为平和,不会过热或过寒,食物进补更为自热、健康。
多吃菇类也可以补气,不一定要吃到灵芝;而山药、红枣等,更有与人参相似的功用。
三、适量适时
进补不是多多益善,也不是越贵越好。把进补药膳当作正餐的一部分,搭配青菜、主食一起食用,而非在正餐之外另外进补。一般人一星期进补一次已经足够,熬夜加班时更要避免进补。
长时间服用过多药品,也会产生副作用。如果过量服用参茸类补药,可能会引起腹胀,不思饮食。
四、维持均衡饮食
以营养学的观念来看,养生就是天天做到均衡饮食。食物种类多元化,烹饪方式尽量简单,这要比一时的补身来的健康。
人们进补的食材多是家畜类,冬天又是蔬果的淡季,人们少吃蔬果。因此,冬天过后,人体常出现维生素不足的现象。所以,在冬天,像大白菜、萝卜、豆芽、油菜等,都是很好的维生素来源。
同时,冬天人们常吃重口味的补品,水分的摄取又少,应注意常喝水,能促进新陈代谢,加强免疫功能。
猜你感兴趣:
1.2017年什么时候进九
2.2017年什么时候进九
3.冬至数九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
4.立冬和冬至的区别是什么呢
5.南京冬至有哪些习俗与过法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0477edu.com/thread-41427-1-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