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ww.0477edu.com--知识百科】
赤茯苓菌核球形、卵形、椭圆形至不规则形,重量也不等,皮壳深褐色,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,粉粒状。下面是烟花美文网小编收集了赤茯苓的功效知识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!
赤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知识
1.赤茯苓具有利尿作用茯苓煎剂3克或临床常用量对健康人并无利尿作用,犬静脉注射煎剂0.048克/公斤亦不使尿量增加,对大白鼠亦无效或很弱,兔口服煎剂(接近临床人的用量)亦不增加尿量。
2.赤茯苓具有抗菌作用试管内未发现茯苓有抑菌作用。
3.赤茯苓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,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,并能降低胃酸。
4.茯苓能降低血糖,酊剂、浸剂能抑制蟾蜍离体心脏,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则能使心收缩加强。对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无镇吐作用。
茯苓的中药知识
【原名】茯苓
【别名】茯苓个;茯苓皮;茯苓块;赤茯苓;白茯苓;白茯苓皮;云茯苓;云苓;金刚兜;金刚刺
【药性】平
【药味】甘;淡
【归经】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
【功效】利水渗湿,健脾宁心
【主治】用于水肿尿少,痰饮眩悸,脾虚食少,便溏泄泻,心神不安,惊悸失眠
【用法用量】9~15g。
【附药】茯苓皮
【现代药理研究】
1.茯苓有利尿作用。
2.茯苓有保肝的作用。
3.茯苓具有镇静作用。
4.茯苓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。
5.茯苓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,增强免疫功能。
6.茯苓有强心作用,但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。
7.茯苓还具有抗溃疡、抗菌、降血糖、松弛离体肠管及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。
茯苓的古籍摘要
《名医别录》:无毒。止消渴,好唾,大腹淋沥,膈中痰水,水肿淋结,开胸府,调藏气,伐肾邪,长阴,益气力,保神守中,其有根者,名茯神。
《日华子本草》:补五劳七伤,走胎,暖腰膝,开心益智,止健忘,忌醋及酸物。
《药性赋》:味甘淡,性平,无毒。降也,阳中阴也。其用有六:利窍而除湿,益气而和中,小便多而能止,大便结而能通,心惊悸而能保,津液少而能生。白者入壬癸,赤者入丙丁。
《本草纲目》:茯苓,本草言利小便,伐肾邪。至东垣、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,涩者能通,同朱砂能秘真元,而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。义似相反,何哉?茯苓气味淡而渗,其性上行,生津液开腠理,滋水之源而下降,利小便。故洁古谓其属阳,浮而升,言其性也;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,降而下,言其功也。《素》云:饮食入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。观此,则知淡渗之药,俱皆上行而后下降,非直下行也。小便多,其源亦异。《素》云:肺气盛则便数而欠;虚则欠咳,小便遗数。心虚则少气遗溺。下焦虚则遗溺。膀胱不利为癃,不约为遗。厥阴病则遗溺,闭癃。所谓肺气盛者,实热也,其人必气壮脉强,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,故曰:小便多者能止也。若夫肺虚,心虚、胞热、厥阴病者,皆虚热也,其人必上热下寒,脉虚而弱,法当用升阳之药,以升水降火。膀胱不约、下焦虚者,乃火投于水,水泉不藏,脱阳之证,其人必肢冷脉迟,法当用温热之药,峻补其下,交济坎离。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可治。故曰:阴虚者不可用也。仙家虽有服食之法,亦当因人而用焉。其赤者,泻心、小肠、膀胱湿热,利窍行水。
《景岳全书》:味甘淡,气平。性降而渗,阳中阴也。有赤白之分,虽《本草》言赤泻丙丁,白入壬癸,然总不失为泄物,故能利窍去湿。利窍则开心益智,导浊生津;去湿则逐水燥脾,补中健胃。祛惊痫,厚肠脏,治痰之本,助药之降。以其味有微甘,故曰补阳,但补少利多,故多服最能损目,久弱极不相宜。若以人乳拌晒,乳粉既多,补阴亦妙。
《神农本草经读》:茯苓气平入肺,味甘入脾,肺能通调,脾能转输,其功在于利小便一语。胸为肺之部位,胁为肝之部位,其气上逆,则忧恚惊邪恐悸七情之用,因而不调;心下为太阳之部位,水邪停留则结痛,水气不化则烦满,凌于太阴则咳逆,客于营卫则发热恶寒,有宿食则津液不生,为口焦舌干,唯得小便一利,则水行而气化,诸疾自愈矣。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0477edu.com/thread-8356-1-1.html